房天下 >资讯中心 >土地 > 正文

昆山市节约集约用地“8+8”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1-05-09 08:19

[摘要] 2010年,昆山市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试点单位之一。全市以此为契机,把创建活动作为破解国土资源管理“两难”局面、推动国土资源事业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在科学用地“八个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化和完善,创新提出了“八个融合”的科学发展新模式。

历年来,江苏省昆山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管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始终坚持资源和资产管理并重,开源和节流并举,在结合全市实际的基础上,对节约集约用地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企业投资有强度,配套用地有限度,地上建筑有高度,土地开发有进度,村庄整理有深度,产业转移有梯度,盘活存量有力度,市场化运作有透明度”的“八个度”管控机制,走出了一条符合昆山实际的节约集约用地之路,有效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10年,昆山市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试点单位之一。全市以此为契机,把创建活动作为破解国土资源管理“两难”局面、推动国土资源事业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在科学用地“八个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化和完善,创新提出了“八个融合”的科学发展新模式。

科学规划与立体开发相融合

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首先需要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昆山市坚持“规划一张图、管理一盘棋”,在规划先行的前提下,建立土地立体开发机制。强化规划的导向作用,科学制定功能片区规划,合理安排产业布局,积极倡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农业向规模集中”的思路,不断优化用地结构。鼓励企业用地向空中发展、向地下要地,2009年市政府出台了《昆山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产权管理的意见》,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管理、供地方式、产权登记办法等方面都进行了规定。通过向“空中”、“地下”要地,使全市土地由平面整合走向立体开发。

投资强度与产出效益相融合

2002年,在对全市工业企业用地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昆山市推出了一个以“5432”单位土地面积投资额为杠杆的集约用地机制,2006年提高到“6543”。几年来的实践表明,通过不断提高工业用地项目的准入门槛能够有效提升集约用地水平。因此,2010年昆山进一步提高投资强度,升级为“7654”, 即综合保税区的投资强度要达到70万美元/亩,三个开发区要达到60万美元/亩,其他外资项目要达到50万美元/亩,内资项目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亩,对内资投资总额低于4000万元、外资投资总额低于1000万美元的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另外,全市每年对单位土地面积产出效益高、财政贡献大的企业进行奖励,极大地调动了企业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2010年昆山市工业项目内资投资强度达到458万元人民币/亩,是2005年的1.5倍;外资投资强度达到87万美元/亩,是2005年的1.8倍。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对GDP的产出率达每亩1395.7万元,新增建设用地对财政收入贡献每亩达119.63万元。

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融合

2003年开始,为进一步提高昆山土地开发利用水平,昆山市国土资源局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合作开展了《昆山实现“两个率先”与土地保障战略》、《昆山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课题研究,探索集约用地的思路与方法。实践证明,昆山市早期的国土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对后来的土地管理实践工作具有前瞻指导性作用,使全市的土地利用更为科学化、高效化。2009年,昆山市国土资源局再次开展了《昆山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战略研究》。2010年,在国土资源部的指标体系的框架下,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全市实际制定了《昆山市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指标考核标准》,以各区(镇)为考核对象,内容涉及三大类、37项指标和评分标准,重点从土地利用效率、土地规划执行情况、耕地保护效率、土地执法效率四个层面衡量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管理水平。经过近一年来的运行,该指标体系对提升全市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发挥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行政管理与技术手段相融合

为了加强对国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一方面全市层层签订责任书,把基本农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列入每年对各区(镇)的领导班子考核中,通过行政手段强化耕地保护责任的落实;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市、镇、村”三级土地监察网络强化监管。2010年,昆山市国土资源局探索利用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建立了GPS土地动态巡查系统,实现在建项目、巡查路线和巡查人员实时监管“三定位”,初步建立“以图管地”的监察模式,提高土地执法监管效率。

宣传普法与严格执法相融合

在创建活动中,昆山市把宣传普法与严格执法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定期编印刊物和杂志、设立《土地管理法》石刻浮雕等形式做“实”日常宣传;另一方面在“世界地球日”、“土地日”、“法制宣传日”等重大节日里,通过发表市长署名文章、开展创意大赛等方式做“亮”专题宣传。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全市通过建立 “110”土地联合执法机制、“113”巡查制度、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等强化部门联动执法,加大土地执法力度。

复垦开源与盘活挖潜相融合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昆山市率先开展土地整治工作。2009年,在花桥实施了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至2010年年底该项工程已全部竣工,通过对田、水、路、林的统一规划,建成大面积连片的高标准农田,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实现了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目标。同时,昆山市从存量盘活内涵挖潜入手,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潜力,一方面通过实行“八牌一图”,督促企业按时开工建设,防止土地资源闲置浪费;另一方面通过“腾笼换鸟”、 “退二进三”、 “增资不增地”等方式加大土地资源的再利用,提高用地效益。

市场配置与计划调控相融合

长期以来,昆山市积极探索土地市场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昆山市国土资源局创新提出了多项举措优化市场配置,与市监察局联合开发建立土地交易电子监察系统,实行土地交易业务“管办分离”和土地交易现场“功能分离”“两个分离”等,使集约用地水平进一步得到发挥,土地资源的产出效益进一步得到提高。同时,本着“有保有压”的原则,昆山市在市场配置的基础上统筹安排用地指标,做到“三个优先保障”,即:优先保障全市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土地供给;优先保障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以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土地供给;优先保障解决民生问题的项目土地供给。

保护资源与富民维权相融合

昆山市始终坚持“经济越是发展,耕地越要保护”的理念。每年通过市、区(镇)、村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一把手是责任人,落实耕地责任,强化耕地保护。与此同时,全市更注重维护农民的权益,通过土地流转把资源保护同权益保障有机结合,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保护耕地的积极性。通过多年的实践,昆山市目前已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生活保障、发展物业经济、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等“五道保障线”,切实使农民得到实惠。

昆山市通过对“8+8”模式的实践探索,进一步凝聚了全市节约集约用地共识,全面提升了集约用地水平,推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延伸阅读:

京沪高铁昆山南站预计6月下旬开通运行 京沪5内到达

江苏省昆山市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

房展会后沉寂 上周昆山楼市总成交585套降23%

假回暖还是真下降?昆山楼盘5月优惠实况摸底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土地

土地市场 找地神器

关注昆山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